琉球對儒學的受容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篇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琉球對儒學的受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姓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里賢一(著);陳瑋芬(譯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頁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-2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儒學傳入琉球有兩種路徑:十三世紀到十七世紀間,精通儒學的日本僧侶抵達琉球,不僅引進並廣傳佛教,同時更傳入漢字文化並加以發揚光大。十七世紀薩摩軍入侵琉球,薩摩儒者來訪並傳入文之點訓讀法,與既存在的僧門學問相結合後,普及於琉球士族等各階層中。自此,琉球官員均須學習漢語練習、漢詩寫作及官方應用文書寫等課程。
與此同時,自從明太祖派遣招撫使赴琉球,並賜閩人三十六姓定居琉球,琉球也派遣中山王赴明,正式開啟中琉雙方持續約五百年的互動關係:中國多次派遣冊封使、朝貢船及從學人士赴琉,而琉球亦派遣學生前往國子監求學,民間前往福州就學的勤學人數更數倍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鍵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京都五山、文之點、久米村、明倫堂、國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加檔案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文下載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觀看次數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51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載次數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30
                    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