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洲人文精神中的歷史與歷史教育
-
篇名
-
歐洲人文精神中的歷史與歷史教育
-
作者姓名
-
Hubert CANCIK
-
頁碼
-
1-16
-
DOI
-
10.6163/tjeas.2011.8(2)1
-
摘要
-
西塞羅主張在教育一位理想的演說者時應使其具備「古代全體,以及歷史例證的財富」。他在一篇簡短的贊歌中頌揚歷史的力量與成就:歷史
照亮了過往的陰影(真理之光);歷史是審訊中揭發所有真相的證人(證人);歷史是記憶的活力,也是人生的顧問。歷史是修辭學的一部分,在西歐曾經成為通才教育重要的一員。被稱為「人文學者」的人(首例是在第十五世紀時)是一位從事於詩作、修辭、歷史與道德哲學教學的老師。此教育體系即是該專業(人文學者)與學科(人文學)名稱的起源。
其次,斯多亞學派有關人的學說提出:自然以理性人的一般性角色(人──面具)和個人的特殊角色(人本身)來為人裝扮。自然所賦與的第三個角色稱為「狀態、機會、時間」(狀況與時態)。因此,在此學說中,時間與心、個性、自由意志並列為人的組成成分。人被想像為在身、心方面是不完美的,被時間所塑造,註定要進步(改善、前進)。
在第三個層次上,歷史是人文精神本身的一個結構元素。剛才提到的修辭學和哲學傳統,以及數量可觀的科學年代記和歷史書寫皆已嵌入現代
歐洲的人文精神中。其組成一再喚起歷史距離與文化差異的意識;這是非歐洲國家的世界觀、傳統和倫理系統被歸類為「人文精神」的一項必要前提。
-
關鍵字
-
人類學、文化差異、教育、歐洲人文精神、歷史書寫、語言、「最接近的陌生人」、人
-
附加檔案
-
全文下載
-
觀看次數
-
1815
-
下載次數
-
1560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