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洲的中國觀:過去與現在

篇名
歐洲的中國觀:過去與現在
作者姓名
夏瑞春
頁碼
17-58
DOI
摘要
  我用「歐洲-中國」這個詞來指稱歐洲對中國文化的(再)建構。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現在是過去事件透明化後的組成,同時也構成了未來的基礎。在這個架構下,我的論文將由四個部分組成:前三個部分試圖分析從十七到二十世紀(包含二十世紀)的各個歷史階段。最後一個部分試圖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,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狀況。我們身為當代的學者,應該嘗試在現在種下種子,期待未來有一天這種影響將開花結果。就關注於歐洲與中國文化交流的觀點而言,終究會形成多樣多變的人類文化,例如說,一個真正多元文化的世界。
  過去的事比較容易被描繪出來,第一個時期可以被稱作是耶穌會時期。在本文中我將呈現耶穌會遭遇中國文化時的折衷作法,以及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創始人所提出的Figurist理論。此外,亦將呈現認同這種折衷作法之哲學家的討論,像是萊布尼茲(Leibniz)和伏爾泰(Voltaire)等。第二個階段是新教階段;在中國的「禮儀之爭」(the Rites Controversy)後,新教的哲學家,加上少數的法國羅馬天主教徒,有意或無意地以《聖經》或是他們對《聖經》的詮釋來批判中國文化。這類哲學家多數來自德國,包括赫爾德(Herder)、黑格爾(Hegel)、席力赫(Schlegel)、和謝林(Schelling)等。他們多是在鴉片戰爭後隨著新教傳教士進入中國。然而,在此時期的顛峰時刻,也就是約莫在義和團之亂的時候,這種正統和類基本教義 (quasifundamentalist) 的態度開始改變了。一些新教的傳教士、作家、和哲學家 開始對中國文化採取同情的看法。最為顯著的例子像是叔本華(Schopenhauer)、李查‧威爾瀚(Richard Wilhelm)、羅素(Bertrand Russell)、和馬汀‧布伯(Martin Buber)。或許我們可以把這個第三個階段稱做是非教派階段,因為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再也不以正統的宗教觀點來批評中國了。這些「局內人」(inclusivist)當然和「局 外人」(exclusivist)同時存在,像是二十世紀前半的馬克斯‧韋伯(Max Weber) 和二十世紀後半的朱利亞‧克莉絲蒂娃(Julia Kristeva)。以「局內人」的觀點為基礎,我會嘗試發展出一個(或者更多)未來發展的可能藍圖。一部份會以卡爾‧亞 思伯(Karl Jaspers)的初步嘗試為基底。採取他將蘇格拉底、佛陀、孔子和耶穌四 人並置,並一視同仁研究他們的理念和作法。如果我們可以同時尊敬形成人類偉大文化的大貢獻者,那我們也就不需要去追求烏托邦了。
關鍵字
中國-概念、歐洲思想家、十七-二十世紀、歐洲中心主義、中國中心主 義、天啟教、相互接受
附加檔案
全文下載1-1-2.pdf
觀看次數
1353
下載次數
1239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