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的色彩大師

篇名
臺灣的色彩大師
作者姓名
Shelley Drake HAWKS
頁碼
199-245
DOI
10.6163/tjeas.2014.11(1)199
摘要
由臺灣畫家主導的一場色彩革命,曾經重塑了東亞的藝術景觀;然而,這世界級的成就迄未得到充分的評價。二十世紀早期,由於即景寫生 的技法和油畫的引進,在中、日兩國行之已數個世紀之久的水墨畫傳統受到強烈挑戰。日本殖民期間,透過石川欽一郎(1871-1945)等教育家系統性地引介歐洲的繪畫技巧,臺灣產生了一批訓練有素,具有國際視野,且寄情於水彩和油畫的藝術家。陳澄波(1895-1947)、李澤藩(1907-1989)、李梅樹(1902-1983)、陳慧坤(1907-2011)、顏水龍(1903-1997)和廖 繼春(1902-1976)等人均屬此陣容。呼應著當時的國際藝術潮流如印象派、野獸派等,這群畫家以其獨特的用色反映了臺灣島的風貌;他們的藝術技巧同時受到水墨傳統、本土地理、寺廟建築、陶瓷器、原住民風俗等諸多因素之影響。另一批於一九四九年後遷臺的畫家如張大千(1899-1983)和梁丹丰(1935-)等,雖仍忠於水墨,卻溢出了傳統界限。棲身臺灣,他們感激島嶼所提供的庇護,但也自詡為歷久不衰的毛筆藝術的代言人。他們行腳多方,然並未借用西洋技法;相反地,廣泛的遊歷堅定了他們保存中國繪畫特色的決心。儘管近幾個世紀來的中國畫家鮮少使用,甚且不太重視色彩,張和梁卻發現了中國繪畫的用色傳統。梁丹丰在其旅行寫生當中,極富詩意地運用色彩;至於張大千,這位無與倫比的色彩大師,則在臺灣完成其最後的巨作《廬山圖》。
關鍵字
色彩、臺灣、原住民、石川欽一郎、繪畫、張大千、陳澄波
附加檔案
全文下載11-1-7.pdf
觀看次數
1236
下載次數
1910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