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君與覺民之外:對退溪「實、虛」之辨的探討
-
篇名
-
得君與覺民之外:對退溪「實、虛」之辨的探討
-
作者姓名
-
蔡至哲
-
頁碼
-
1-30
-
DOI
-
10.6163/TJEAS.202412_21(2).0001
-
摘要
-
本文參考余英時《朱熹的歷史世界》的研究觀察退溪思想。有似朱熹身處在所謂「後王安石時代」,在屢次士禍的陰影下,退溪的歷史世界也可說是「後趙光祖時代(後己卯時代)」。退溪反省己卯等士禍的教訓,提出了「虛著取敗」之論,並以「實學」關懷深入朱子書信,呼籲「學至才可擔事」之論。相比於余英時分類的「得君」與「覺民」兩種路線,退溪代表了另一種東亞儒家士大夫的典範:成為「立言垂後」的「道統傳承者」。回到歷史的脈絡,學至(內聖)才可擔事(外王)相關論述的提出,並非是儒者有意要推導出一種具有先後順序、必然因果關係的政治邏輯。藉由觀察退溪強調自身「學未至」的躬行實踐,我們更能理解,儒家所謂「內聖外王」的說法,比起說是一種盲目的道德至上主義,實際上更是一種對權力者的自我批判與警惕。也許即便時至今日,仍具有某種程度的正當性。
-
關鍵字
-
退溪(李滉)、士禍、後趙光祖(己卯)時代、虛著敗取、內聖外王
-
附加檔案
-
全文下載
-
觀看次數
-
100
-
下載次數
-
97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