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音、知樂與知政:儒家音樂美學中的「體知」概念
-
篇名
-
知音、知樂與知政:儒家音樂美學中的「體知」概念
-
作者姓名
-
陳昭瑛
-
頁碼
-
41-60
-
DOI
-
-
摘要
-
「知音」一詞一方面被理解為精通音律之人,一方面被視為包括音樂在內的各門藝術之最高明的批評者、鑑賞者。一般以為「知音」源於《呂氏春勈.本味》中所載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(亦見於《列子.湯問》);除此之外,「知音」一詞最早明文於典籍中但凡兩見:一於《呂氏春勈.仲冬記.長見》,一於《禮記.樂記》。此三例之「知音」,在內涵上略有不同。本文目的在於探索儒家音樂美學中的「知音」問題。儒家的「知音」對上述〈長見〉篇的專業性「知音」問題非常重視,對〈本味〉篇中具有個人主義色彩的「知音」也有深刻體會。但在這一切基礎之上,更重視對於「表現」和「反映」集體社會生活的音樂有深入的理解。對儒家而言,音樂不只是個人情志的表現,也是社會生活的反映。究竟先秦儒家如何論證音樂之可知,如何描述知音的過程和精髓,是探討儒家美學不可忽視的課題。
-
關鍵字
-
儒家美學、知音、體知
-
附加檔案
-
全文下載
-
觀看次數
-
1972
-
下載次數
-
4891
返回